5月20日,《2014年度全国中小学生网络生活方式蓝皮书》在北京师范大学发布,调查显示,学生的起始触网年龄整体呈现低龄化发展特点,近2%的学生过度使用网络。
本次蓝皮书对包括北京在内的四省二市的中小学生做了全面调查,旨在更好地探究我国中小学生的网络学习和生活方式特征。
蓝皮书首席专家黄荣怀教授表示,中小学生起始触网年龄日益低龄化,学生上网场所呈现多元化和自主性的特点,移动上网逐渐成为发展新趋势。互联网已成为当前中小学生课外知识的主要来源,学生偏好的课堂学习方式具有多样性,但课前预习情况普遍不理想。在家校联系方面,网络已发挥积极的作用。学生课外补习现象在多个地区普遍存在。中学生还存在家庭作业负担过重的现象。学生休闲方式呈现多样性,网络音视频和网络社交活动已成为主要的休闲活动,同时学生认可户外休闲活动对其学习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。
在家校联系方面,仍以学校引导家长参与为主,网络在其中正发挥积极的作用。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,学校网站及相关网络环境在支持家校联系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。学生对课外补习班的喜好呈现多样化,但总体倾向于不喜欢。英语、数学、语文、物理是主要的补习科目。奥数在个别省份的竞赛补习类科目中排在首位。中学生普遍反映课业负担重。
在休闲生活方面,学生在上学日和休息日的睡眠时间基本保证。随着年级升高,学生平均睡眠时间明显减少。值得关注的是,仍有一定比例的中学生上学日的睡眠时间不超过5小时。学生超过四成的休闲时间用于互联网活动。学生的休闲活动呈现多样性,户外休闲活动最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效能感,网络音视频及网络社交活动会对学习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。